六大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具体细化为六大素养18个要点,其中​​文化基础含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聚焦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社会参与重在责任担当及实践创新​​。

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人文积淀要求具备古今中外人文知识及成果积累,掌握人文思想中的认识与实践方法;人文情怀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审美情趣则需有艺术知识储备,理解、尊重文化艺术多样性,具备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能力,拥有健康审美价值取向与创意表达兴趣。
科学精神涵盖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理性思维要求崇尚真知,掌握科学原理方法,尊重事实证据,以严谨态度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批判质疑强调具备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判断,多维度辩证分析并做决定;勇于探究体现为拥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不畏艰难坚持探索,积极寻求问题解决办法。
学会学习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乐学善学体现为认识学习价值,培养浓厚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掌握适合方法,实现自主及终身学习;勤于反思注重回顾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信息意识要求关注信息动态,提升信息获取、甄别与运用能力。
健康生活含有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珍爱生命倡导重视生命安全,培养生存技能与自我保护意识;健全人格促使其塑造积极心理品质,保持乐观心态;自我管理要求合理规划时间与生活,提升自律能力。
责任担当涵盖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社会责任强调关心他人、集体与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国家认同指认同本国文化传统与价值观,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国际理解倡导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全球视野与合作精神。
实践创新包含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劳动意识督促养成热爱劳动习惯,尊重劳动成果;问题解决要求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技术应用鼓励合理运用新技术手段提升生活学习效率。

培养中国学生这六大核心素养,旨在促进其成长为全面发展且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在未来能更好适应社会并实现个人价值。

本文《六大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81164.html

相关推荐

提升文章可读性的技巧

提升文章可读性的核心技巧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权威性高且时效性强的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优化排版设计 统一格式 :采用图文并茂的排版,统一字体、字号、行间距及段间距,确保视觉舒适。 分段与留白 :每段聚焦单一主题,适当空行分隔段落,提升阅读流畅性。 图文结合 :插入相关配图或思维导图,增强内容直观性。 二、构建清晰结构 提纲先行 :使用双局提纲,确保标题与主题紧密相关,逻辑层次分明。

2025-05-05 高考

科普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科普文章的核心目标是 清晰传递科学知识 ,同时兼顾趣味性和可读性 ,其结构通常围绕“问题-解释-总结”展开,关键特点 包括语言通俗化、逻辑分层、案例辅助 以及SEO友好性 。 开篇直击主题 首段需直接回答读者疑问,提炼核心观点(如本文首句),并嵌入关键词(如“科普文章结构”)。避免冗长铺垫,用加粗 或斜体 突出关键信息,增强可读性和搜索引擎抓取效率。 逻辑分层展开 分点论述时

2025-05-05 高考

SEO优化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SEO优化的关键要素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方面,涵盖技术、内容、用户体验及链接建设等核心环节: 一、关键词研究与优化 精准选择 :通过工具(如Google Keyword Planner)分析用户搜索习惯,选择与网站内容高度相关且搜索量适中的关键词,避免堆砌或过度使用。 位置与密度 :关键词应自然融入正文(如前50-100字),并控制密度(词频/页面长度),避免语义重复。 二、高质量内容创作

2025-05-05 高考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是​​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 ​,三者相互支撑构成人类长期发展的核心框架。​​经济可持续保障资源高效利用与公平分配,生态可持续维护自然系统平衡,社会可持续则聚焦公平正义与生活质量提升​ ​,三者协同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韧性。 ​​经济可持续​ ​强调增长质量而非单纯数量,通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例如,绿色能源产业既创造就业又降低碳排放

2025-05-05 高考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需求的发展模式,核心目标是实现“当代与后代的共赢” ,通过绿色技术、循环经济和社会公平等路径,推动长期繁荣。以下是其关键要点: 核心理念与目标 强调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能力,聚焦三大支柱:经济绿色转型(如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如减少碳排放)和社会包容(如公平资源分配)。例如,企业通过碳中和技术降低环境足迹,乡村发展生态农业兼顾增收与环保

2025-05-05 高考

可持续发展四个基本观念

可持续发展四大基本观念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文化持续。以下是具体解析: 生态持续 强调生态系统在面对干扰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生。 经济持续 以经济效率为核心,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承载力,通过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增长,避免资源枯竭。 社会持续 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性,保障所有人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关注社会结构

2025-05-05 高考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旨在平衡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其三大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是确保这一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 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强调的是机会的平等和资源的公平分配。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确保未来世代也能享有相同的发展机会。这一原则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也涵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即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持续性原则

2025-05-05 高考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其三大支柱为环境健康、社会公平与经济繁荣。 环境可持续性 强调减少生态破坏,通过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平衡。例如,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 社会公平性 确保发展惠及所有群体,包括消除贫困、提供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并尊重文化多样性。公平的资源分配和包容性政策是关键。 经济可行性

2025-05-05 高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PT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视觉化方式传递环保理念与行动指南,其内容需兼顾科学性、实用性和传播性,同时符合Google EEAT标准(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 ​ 以下是关键要点: ​​内容深度与专业性​ ​ 聚焦当前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塑料污染)的​​数据支撑​ ​和​​科学分析​ ​,引用国际机构报告(如IPCC、UNEP)增强权威性。例如

2025-05-05 高考

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特点

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要素,涵盖经济、社会、环境及全球协作等方面: 可持续性 以经济、生态、社会三重维度实现长期发展。经济可持续性强调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过度消耗;生态可持续性注重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社会可持续性通过伦理规范和技术进步提升生活质量。 公平性 包含代际公平(当代与后代共享资源)和代内公平(不同国家、群体间合理分配)。例如,发达国家需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源支持

2025-05-05 高考

如何将理念融入科普写作

将理念融入科普写作需要从选题策划、内容设计、传播策略等多方面入手,确保作品既传递科学知识,又符合目标受众的认知需求。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选题策划:以理念为核心确定主题 捕捉核心理念 明确科普作品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如科学方法、可持续发展等),围绕其设计选题。例如,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探索故事,传递创新精神。 结合社会需求 选择与公众利益紧密相关的主题,如健康科普、环保技术等,增强作品的现实意义。 二

2025-05-05 高考

戏曲表演告诉我们什么

戏曲表演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人物塑造与价值观传递 通过“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分类,结合唱念做打等表演程式,戏曲以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传递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如忠诚、善良、勇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 艺术技巧与程式化规范 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四功五法,形成系统化的程式化表演规范。演员需通过身段、手势

2025-05-05 高考

戏曲表演的绝活有哪些

戏曲表演的绝活包括变脸、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传统杂技类 等。这些绝活不仅是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亮点。 一、川剧中的变脸 川剧的变脸是戏曲绝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艺之一。通过快速更换面部妆容,演员能够在瞬间展现不同的情绪与角色,营造出强烈的戏剧冲突和视觉冲击力。 二、手眼身法步 “手眼身法步”是戏曲表演中的基本技巧,涵盖了手势、眼神、身段、技巧和步伐

2025-05-05 高考

娱乐圈学戏曲的明星

娱乐圈中许多实力派明星都有戏曲功底,戏曲训练赋予他们独特的仪态、台词功底和表演张力,成为演艺事业的重要助力。 戏曲背景带来的专业优势 戏曲出身的演员往往具备扎实的形体功底和表情控制能力,例如京剧出身的曾黎、秦海璐,昆曲专业的李沁,她们的表演细腻且富有层次感。戏曲中的“手眼身法步”训练,让她们在镜头前仪态端庄,动作流畅自然。 转型演员的代表人物 李沁 :昆曲闺门旦出身,古典气质出众

2025-05-05 高考

戏曲的小碎步叫什么

戏曲中的小碎步专业术语称为“花梆子步”或“风摆柳步”,是旦角(尤其是花旦)表现阴柔之美与灵动姿态的经典台步,特点为高频率细碎迈步、配合裙袖飘舞的视觉效果。 核心特点与表现形式 小碎步以快速交替的微小步伐为主,行走时需保持上身平稳,脚下如踩云端,形成“行不动裙”的优雅仪态。常见于青衣、花旦角色,配合水袖或长裙的摆动,营造出“风摆柳”般的柔媚感。 行当与场景应用 花旦常用此步法表现活泼灵动的少女形象

2025-05-05 高考

戏曲最后一出戏叫什么

大轴 戏曲演出中最后一出戏的称呼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专业术语 大轴 最后一出戏的标准称呼为“大轴”或“压台”,是整场演出的压轴节目,通常由戏班中当红演员表演。 压轴 部分资料称最后一出为“压轴”,但严格来说“压轴”特指倒数第二出戏,而最后一出仍以“大轴”为主流称呼。 二、表演特点 角色安排 : 正戏第一场的角色通常由“生、旦、净、末、丑”等主要演员完成

2025-05-05 高考

戏曲上台可以乱走么

戏曲上台后不可以随意走动,需遵守严格的舞台规矩与礼仪。以下是具体说明: 后台行为规范 穿戏衣后需注意动作规范,如上楼撩前襟、下楼提后裾,禁止乱坐或穿着行头躺下睡觉。 后台行走需保持秩序:扎靠旗时斜身横走,持刀枪类道具需贴近身体,禁止横持乱舞;非紧急情况不得跑步。 上台后的行为准则 台下与台上区分 :遵循“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上台后需互相尊重,言行举止需符合角色身份。 步法与形象要求

2025-05-05 高考

戏曲男女不能同台演出

​​戏曲男女不能同台演出的历史可追溯至京剧形成初期,受封建礼教和行业规范的双重制约,此类限制在清末民初尤为严格。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起才逐步解禁,历时近三十年,这一现象背后涉及性别禁忌、艺术理念争议及社会变革等多重因素。​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京剧界严格禁止男女同台,所有女性角色均由男伶反串。这一传统源于封建社会对“男女大防”的严苛要求,女性被禁止登上公共舞台

2025-05-05 高考

戏曲表演中用什么解决尴尬

在戏曲表演中,演员通过​​呼吸调控、道具活用、即兴转化、团队配合​ ​四大核心技巧化解尴尬。​​呼吸法稳定情绪​ ​,​​砌末道具掩饰失误​ ​,​​将错就错融入表演​ ​,​​与乐队或对手演员默契救场​ ​,这些方法既保持演出流畅性,又彰显戏曲艺术的应变智慧。 ​​呼吸定乾坤​ ​:忘词或紧张时,演员通过腹式呼吸唤醒肌肉记忆。例如青衣演员在《贵妃醉酒》中忘词,借云手转身间隙深呼吸,不仅接上唱段

2025-05-05 高考

戏曲为什么会渐渐衰落

戏曲逐渐衰落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 戏曲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其节奏和表现形式与现代快节奏生活逐渐脱节。年轻一代观众更倾向于接受节奏更快、形式更直观的娱乐方式,如电影、电视剧和短视频。这种审美偏好的转变直接导致戏曲的受众群体逐渐缩小。 2. 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现代娱乐形式日益丰富,观众的选择变得多样化

2025-05-05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