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非地段生(包括择校生和借读生)中考录取分数线普遍比地段生高出30-50分,且竞争压力更大。以2024年数据为例,南宁二中地段生最低录取线为650分,择校生需680分,借读生则需700分;南宁三中(五象校区)地段生为620分,择校生和借读生分别需650分和670分。关键差异体现在录取顺序、分数门槛和名额分配上,非地段生需通过更高分数弥补政策劣势。
南宁中考录取规则中,非地段生分为两类:一是择校生(南宁户籍但自主择校或转学),二是借读生(无南宁户籍)。两者均无法享受地段生的定向名额政策,录取顺序靠后:
- 分数差距显著:示范性高中对择校生的分数线通常比地段生高30分,借读生高50分。例如邕宁高中地段生需600分,择校生630分,借读生650分;三十六中地段生550分,择校生580分,借读生600分。
- 录取顺序劣势:中考录取按“指令非定向→指令定向→定向空余→指导性”顺序进行。地段生可优先竞争50%的定向名额,而非地段生只能参与剩余名额或指导性计划竞争,且借读生仅限指导性计划。
- 单科等级限制:报考示范性高中时,非地段生若单科出现C、D或E等级,可能直接被淘汰,而地段生有机会通过定向名额调剂。
提示:非地段生家庭需提前规划,通过提升成绩和精准填报志愿弥补政策差异。例如,薄弱初中地段生可能以较低分数进入示范性高中,而同等成绩的择校生或借读生可能面临落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