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厅级干部任职公示是自治区党委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程序,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干部任用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2025年以来,广西已发布多批次厅级干部任前公示,涉及教育、国企、高校等多个领域,“75后”年轻干部占比提升,女性及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比例显著,体现了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与多元化趋势。
-
公示程序与依据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条例》,广西厅级干部任职前需通过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并公示,公示期通常为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拟任人选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学历、现任职务及拟任职务等关键信息,如2025年4月公示的闫炳辰(拟任区直正厅级单位正职)、覃超(拟任区直企业正职)等11名干部。 -
干部结构特点
近年公示的厅级干部中,年轻化趋势明显,如“准80后”孙晋(1982年生)拟任正厅级职务;女性干部如古俊彦(拟任区直企业正职)、谭秀洪(拟提名为设区市人大政协正职)等占比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如韦永山(壮族)、农毅(壮族)等均获重用。 -
任用领域分布
公示岗位涵盖党政机关、高校、国企等多领域。例如,张洪石由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调任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刘玄启从百色干部学院副院长拟任区管本科高校正职,凸显专业化与复合型用人导向。 -
监督与反馈机制
公示期间,干部群众可通过书面或网络形式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举报中心反映问题,如2025年3月卢新华、李玉成公示中明确提供邮寄地址及举报电话,确保程序合规性。
广西厅级干部任职公示制度既强化了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结合,也为优秀干部提供了晋升通道。公众可通过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官网或权威媒体关注最新动态,共同参与干部选拔的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