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六个基本科目是构成会计核算体系的核心要素,按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资产类科目
核算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包括:
-
流动资产 :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原材料、在产品、商品等);
-
非流动资产 :如固定资产(房屋、设备)、无形资产(专利、商标)、长期股权投资等。
二、负债类科目
反映企业需履行的经济义务,包括:
-
流动负债 :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
非流动负债 :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递延所得税负债等。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体现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权益,包括:
-
实收资本 (或股本):股东投入的资本;
-
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接受捐赠等;
-
盈余公积 :净利润提取的储备;
-
未分配利润 :历年累积的净利润。
四、收入类科目
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
-
主营业务收入 :核心业务的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如租金收入、手续费收入等。
五、费用类科目
反映企业日常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
-
营业成本 :生产或采购成本;
-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
其他业务成本 :如劳务成本、折旧费用等。
六、利润类科目
体现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
-
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减营业成本后的利润;
-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
净利润 :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
-
本年利润 :核算当期净利润或净亏损。
补充说明
-
分类标准
会计科目可按经济内容分为六大类(如上述分类),也可按流动性/偿还期限分为资产/负债两类;
-
账户设置
总分类科目提供总括信息,明细分类科目进一步细化(如“应收账款”按客户名称细分);
-
核算原则
需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保收入与费用合理匹配。
以上科目共同构成会计核算的基础框架,适用于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