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典型投资心理主要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从众效应、锚定心理等,这些心理往往导致非理性决策,成为盈利的“隐形杀手”。
-
卖盈持亏:投资者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锁定收益,却长期持有亏损股票期待回本。这种心理源于对损失的厌恶和对既得利益的保守态度,最终导致“赚小赔大”。
-
心理账户分割:人们会将资金划分为不同“心理账户”(如“保本资金”和“冒险资金”),孤立看待每笔投资,忽视整体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从而错失优化组合的机会。
-
过度自信与事后归因:高估自身判断力,将成功归因于能力而非运气,频繁交易却收益平平;事后用结果反推原因,低估决策时的复杂性。
-
锚定效应:依赖初始信息(如买入价或历史高点)作为判断基准,忽视市场变化。例如,在6000点预测8000点,或在下跌中盲目参考前期低点。
-
从众行为:受群体情绪驱动,牛市跟风追涨,熊市恐慌抛售。社交媒体加剧了这种效应,导致投资者偏离独立判断。
-
沉没成本陷阱:因不愿承认错误,对亏损项目持续加仓,试图“摊低成本”,反而扩大风险。
理性投资需克服这些心理陷阱,建立纪律性策略,如设定止盈止损、分散持仓、定期复盘,才能长期跑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