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投资者信心需从制度完善、市场改革、企业质量提升和投资者保护四方面协同发力,核心在于增强市场透明度和长期回报能力。通过引入中长期资金、优化交易机制、强化分红回购政策,以及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可系统性修复市场信任,形成“赚钱效应”与信心提升的正循环。
制度层面深化改革是基础。全面注册制改革优化了上市机制,同时需配套完善退市制度,加速市场优胜劣汰。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放宽保险、社保等资金入市门槛,引导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稳定器。例如,2025年新规要求公募基金持有A股比例年均增长10%,国有险企新增保费的30%需投入A股,为市场注入长期活水。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关键。强化分红导向,鼓励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2025年春节前沪深300股息率达3%,已超国债收益率。同时通过并购重组、科技企业扶持政策,培育优质资产。对财务造假等行为需提高处罚力度,建立“赔偿优先”机制,扭转“重融资轻投资”的失衡生态。
优化投资者体验直接关乎信心。降低交易成本,2025年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预计年均为投资者省450亿元。延长交易时间、扩大两融标的,提升便利性。加强投教服务,引导理性投资,避免“追涨杀跌”。机构需定制化服务,匹配不同风险偏好需求。
法治与监管强化是保障。完善集体诉讼制度,打通《证券法》与《刑法》衔接,对欺诈发行等行为实施“零容忍”。近期案例显示,虚增利润数十亿元仅罚款千万元,惩处力度不足亟待改进。需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的全链条追责体系。
当前政策组合拳已初见成效,但信心重建需持续发力。投资者应关注政策落地进度与企业基本面改善,避免短期博弈,通过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市场各方需以长期视角共同培育健康生态,让投资者真正分享经济增长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