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制单员和审核员是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的核心岗位,通过分工协作实现支付业务的制单与审核分离,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制单员负责录入支付指令并核对基础信息,审核员则需验证业务真实性、合规性及权限匹配,两级权限机制确保每笔交易经过双重校验。关键亮点包括:职责分离原则、数字证书加密技术、操作留痕可追溯性,以及异常交易的实时拦截机制。
网银制单员需严格依据审批完成的单据发起支付,确保收款账户、金额与合同或发票一致。例如,采购付款需匹配供应商信息与采购订单编号,避免人工录入错误。系统通常设置单笔限额(如50万元)和日累计限额(如500万元),超限交易将自动触发额外审批流程。专用计算机、定期杀毒及USB Key物理隔离(如下班锁入保险柜)是基础安全规范。
审核员需核查支付背景的完整性,包括审批流程是否闭环、附件是否齐全、业务逻辑是否合理。例如,工程款支付需验证进度证明,差旅报销需核对行程单与审批单。审核员拥有否决权,对存疑交易可要求补充材料或退回修改。部分企业设置三级审核(如会计复核+主管终审),尤其适用于大额或跨境支付场景。审核日志需保存至少5年,满足审计追溯要求。
技术层面,数字证书(如U盾)与动态口令(如短信验证码)构成双重认证,防止账号盗用。系统自动拦截高风险操作,例如同一IP短时间内多次登录、非工作时间发起支付或收款账户频繁变更等。企业可通过定制化预警规则(如单日同一供应商多笔付款)增强风控能力。
定期轮岗与权限复核是管理重点。制单员与审核员不得相互兼任,离职时需立即注销数字证书。企业应每季度核查岗位兼容性,并通过模拟钓鱼邮件测试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内容需覆盖最新诈骗手法,如伪造高管邮件的紧急转账指令。
通过流程标准化、技术防控与人员管理三管齐下,网银双岗制能平衡效率与安全,建议企业每年聘请第三方进行渗透测试,持续优化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