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根据核心技术的演进,传统上分为以下四代:
-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9年)
采用真空管作为二进制开关,体积庞大、能耗高,代表机型为ENIAC。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的科学计算。
-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年)
晶体管替代真空管,显著缩小体积、降低功耗,运算速度提升至每秒百万次。代表机型为MIT TX-0和IBM 704。
-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年)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MSI),实现多任务处理和操作系统支持,代表机型为IBM System/360。
-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代至今)
以LSI和VLSI技术为主,集成度大幅提升,性能和存储容量显著增强,推动个人计算机普及。
补充说明 :
-
第五代计算机(1990年代)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智能化技术为特征,但未在传统四代分类中明确提及。
-
现代计算机发展已进入后经典时代,向光子计算、量子计算等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