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对单位的审计主要围绕财务信息真实性、合规性及项目执行情况展开,具体流程和重点如下:
一、审计范围与重点
-
财务报表审计
审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确保数据真实准确,重点检查会计核算合规性及财务基础工作。
-
内部控制审计
评估财务管理制度有效性,包括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风险控制等,保障财务信息安全性。
-
合规性审查
核查税务申报、财务信息披露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防止违法违规行为。
二、审计流程
-
审计准备
-
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及重点。
-
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要求提供财务资料、合同文件等。
-
-
现场审计
-
资料审查 :核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合同文件,检查现金、实物资产。
-
实地核查 :通过查看施工图纸、测量工程量、观察现场等方式核实项目执行情况(主要针对工程类审计)。
-
访谈调查 :与管理层、财务人员及施工方沟通,获取工程量、价格等关键信息。
-
-
数据分析
运用系统方法对财务数据分类分析,发现异常波动或不合理支出,形成审计结论。
-
报告与处理
完成审计后出具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或处罚意见,并督促整改落实。
三、审计方式
-
常规审计 :由审计局独立开展,无需企业委托,侧重财务合规性审查。
-
专项审计 :针对特定项目(如工程、专项资金)进行深入核查,可能涉及造价公司、施工方等多方协作。
四、注意事项
-
被审计单位需配合审计工作,提供真实资料,不得拒绝或隐瞒关键信息。
-
审计过程中若发现财务数据与签证价格矛盾,需根据审计计划调整结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