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难度
中级经济师考试对普通人的难度感知因人而异,但综合多方面信息分析如下:
一、考试整体特点
-
考试结构
中级经济师分两门科目:
-
经济基础 (必考):涵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等6个部分,内容繁杂且知识点密集,每年考试会涉及教材犄角旮旯的细节;
-
专业课 (选考):共10个专业方向,人力、工商等4个方向相对简单,适合零基础考生,但金融、财税等专业性较强的方向难度较高。
-
-
题型与评分标准
全部为客观题,满分140分,合格线为84分。选择题有选项提示,案例分析题本质也是选择题形式,降低了答题难度。
二、主要难点分析
-
经济基础科目
-
考试范围广,需记忆约1000-1200个知识点,且涉及金融、会计、法律等多领域内容;
-
考试灵活度高,常考教材边缘知识点,需全面复习而非死记硬背。
-
-
专业课备考压力
-
无基础考生建议优先选择人力、工商等难度较低的专业;
-
金融、财税等专业涉及复杂计算和案例分析,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
三、通过率与竞争压力
-
全国平均通过率约30%-40%,低于50%;
-
不同专业通过率差异显著,例如人力、工商等热门专业通过率较高,运输经济、农业经济等较低;
-
自学考生比例较高,但需制定合理备考计划。
四、备考建议
-
制定计划
-
分阶段复习,先掌握基础,再攻专业课;
-
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学习时间,利用碎片时间复习。
-
-
选择方向
-
优先选择人力、工商等基础科目,降低备考门槛;
-
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可结合职业需求选择专业课。
-
-
强化记忆
-
使用思维导图、记忆口诀等工具辅助记忆;
-
定期复习错题,避免重复犯错。
-
五、总结
中级经济师考试对普通人的难度适中,但需注意:
-
考试内容全面且覆盖面广,需系统学习;
-
需合理规划备考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只要方法得当,通过考试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