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寒节气将于北京时间1月20日4时00分交节,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到来,同时拉开农历新年序幕。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0度,北斗七星柄指丑位,寒气逆极却暗藏春意,民间有“大寒迎年,寒辞旧岁”的习俗,预示节气轮回即将重启。
-
精确时间与天文依据
大寒交节时间由太阳黄经位置决定,2025年精确时间为1月20日4时00分(部分数据细化至3分59秒52秒)。作为二十四节气之末,其气候特征与“四九”重叠,河冰坚厚、鹰隼厉疾,但寒极必反,立春已近在咫尺。 -
民俗与年节关联
2025年大寒恰逢腊月廿一至正月初五,与小年、春节紧密衔接。此时民间忙于祭灶、备年货、扫尘,体现“冬藏转春生”的过渡,如岭南地区蒸煮糯米饭御寒,北方则有“糖瓜粘”祭灶习俗。 -
气候特点与物候标志
虽为“寒之极限”,但实际气温可能低于小寒。三候“鸡始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反映阳气初萌,冰层最厚时恰是采冰储冰的传统节点,而梅香暗浮暗示春信已至。 -
养生与文化寓意
大寒宜滋阴养阳,近火避风,同时承载辞旧迎新的文化内涵。从“岁有大寒知”的诗意到“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谚语,均体现其对时间循环的象征意义。
提示:大寒交节时间固定于公历1月20日左右,但具体时分需结合天文测算,2025年以4时00分为准。此时节既是终点亦是起点,不妨围炉温酒,静候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