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共13天,包括元旦1天、春节4天(含新增的除夕)、清明1天、劳动节2天(新增5月2日)、端午1天、中秋1天、国庆3天。这一标准自2025年起实施,较此前11天增加2天,春节和劳动节假期延长是最大亮点。
- 元旦:1月1日放假1天,象征新年伊始。
- 春节: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三共4天,调休后通常形成8天长假,阖家团圆的核心假期。
- 清明:农历清明当日1天,兼顾祭祖与踏青需求。
- 劳动节:5月1日及新增的2日共2天,调休后连休5天,促进消费与旅游。
- 端午/中秋:各放假1天,突出传统节日文化。
- 国庆:10月1日至3日共3天,调休后与中秋合并可休8天,全年最长假期之一。
部分群体(如妇女、青年、儿童)享有半天至1天的专属假期,少数民族节日由地方另行规定。全体公民假日逢周末补假,确保休假权益。
提示:实际休假天数可能因调休增加,但法定节假日仅13天。合理规划假期,既能放松身心,也能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