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教授是培养中国顶尖播音主持人才的核心力量,以权威师资、实践导向、学科交叉和行业资源为突出优势。其教授团队兼具学术造诣与一线经验,通过系统化教学体系塑造学生“声音+表达+文化”的综合素养。
-
师资权威性
教授团队包含国家级播音指导、金话筒奖得主及语言学专家,如鲁景超、曾志华等学科带头人,主导制定行业标准。多数教授拥有央视、央广等媒体20年以上从业经历,将新闻播报、即兴评述等实战技巧融入课堂。 -
课程特色
课程设置强调“三力训练”:语音发声的控制力(科学练声法)、即兴口语的思维力(逻辑构建训练)、镜头前的表现力(虚拟演播室实训)。高年级开设AI语音合成、新媒体直播等前沿课程,适应行业技术变革。 -
培养成果
近五年毕业生包揽央视《新闻联播》新生代主播半数席位,李梓萌、欧阳夏丹等均师从该校教授。在校生可通过“中传-央视实践基地”直接参与重大活动报道,部分优秀学生大二即获得省级卫视实习机会。 -
学术延伸
教授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智能时代播音理论重构》,推动播音学与传播学、人工智能的跨学科研究。定期发布《中国媒体语言发展报告》,为行业提供方言保护、语音规范等政策建议。
选择中传播音教授指导意味着获得“行业标准制定者”的直接传承,其教学不仅传授技巧,更注重培养媒介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是成为复合型传播人才的高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