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标准的核心要求是:通过规范设备使用、操作流程和防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火灾、爆炸、职业危害等风险,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关键措施包括严格审批制度、10米内易燃物管控、气瓶隔离5米以上、个人防护装备强制佩戴,以及灭火设备与警示标志的配置。
-
作业审批与监督
操作前需经现场管理人员检查核准,确保安全条件满足。焊接区域必须明确标识,设置监督人员全程监控,尤其针对易燃物周边、隐蔽空间等高风险场景。 -
火灾预防与隔离
作业点10米半径内不得存放易燃物,无法移除时需用耐火屏障隔离。气瓶必须远离作业点5米以上,氧气瓶严禁接触油脂。地板开口、金属墙壁等易导热区域需额外防护。 -
个人防护强制要求
操作者必须佩戴滤光镜面罩、耐火手套及防护服,电弧焊需根据电流强度选择遮光号(如250A以上需14号镜片)。噪声超标时需配备耳塞,密闭空间需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
设备与气瓶管理
焊接设备需定期检查,电缆不得有接头且需绝缘保护。乙炔瓶禁用铜制部件,氧气瓶阀须无油污。气瓶储存温度不得超过40℃,检验不合格的气瓶禁止使用。 -
应急与消防配置
作业区域必须配备灭火器或消防栓,并设置火灾警戒人员。完工后需彻底检查残留火种,密闭空间作业还需配备紧急救援设备与联络信号。
遵循GB 9448标准不仅能避免90%以上的焊接事故,更能提升作业效率与合规性。企业应定期培训并更新防护设备,将安全规范转化为常态化操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