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属于五线城市,但在生态资源、清洁能源等领域具有全国性战略地位。其经济总量偏小但增速稳健,第三产业占比超50%,且以“风光三峡”工程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领跑东北,同时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湿地保护与农业特色优势显著。
分点论述:
-
城市层级定位
白城在2024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位列五线,全国排名中等偏后,但作为吉林西北部枢纽,承担着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功能。其投资环境在吉林省内属第三梯队,但经济开放度排名全省前三,外商工业产值比例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经济结构亮点
2023年GDP达592.65亿元,人均4万元,第三产业贡献超半数增加值。新能源装机量占全省60%,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本地化,氢能示范项目全国领先。农业上,人均耕地、草原面积全省第一,蓖麻和绿豆产量占全国25%-40%。 -
生态核心竞争力
拥有向海、莫莫格两大国际湿地,草原修复率达26.6%,从“风沙之城”转型为“鱼米之乡”。清洁能源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A级景区19个,旅游收入三年增长227%,获评全国海绵城市样板。 -
民生与基建提升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村收入增长10%。老城改造首创“海绵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引水入城工程连通124个河湖,宜居性显著改善。
总结提示:
白城市虽属五线,但凭借生态价值转化与新能源赛道突破,正重塑区域竞争力。对于关注绿色产业投资或生态旅游的人群,其差异化优势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