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标杆人物,以公益性办学、国际化特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带领学校成为全国唯一省属重点民办大学。她30年坚守教育初心,将个人资产全部公证捐赠社会,构建“多语种+人工智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连续18年在全国两会上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秦和校长以“特而精”为办学理念,坚持非营利性办学模式。2006年,她通过司法公证将学校资产全部归属社会,成为全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典范。学校独创“双外语”“外语+专业”等培养模式,打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
国际化是吉外的鲜明标签。学校开设34个本科专业涵盖13个语种,拥有东北地区最多的翻译硕士授权点,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深度合作。秦和推动“翻译+人工智能”培养改革,构建国际胜任力培养体系,将校训从“学好外国语”升级为“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外交战略。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秦和连续多年提交民办教育发展建议。2025年两会,她提出《关于引导和支持民办高校质量发展的建议》,直指经费、生源、师资三大痛点,呼吁政策倾斜与退出机制优化。其主持的《民办高校构建“德育为首育人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思政工作案例被教育部推广。
在秦和带领下,吉林外国语大学形成了“会通中外、砺志敦材”的独特文化。未来,学校将继续以“铺路石”精神探索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民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