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被攻击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技术竞争、市场冲击、外部打压及安全漏洞等多方面因素:
-
技术突破引发竞争与打压
DeepSeek以低成本(约500万美元)实现与GPT-4相当的效果,打破了AI大模型高成本的行业传统,直接威胁到英伟达等依赖高端算力的企业市场地位。美国科技巨头可能通过攻击削弱其技术优势,维护自身在AI领域的垄断地位。
-
开源模式触碰利益分配
作为免费开源项目,DeepSeek将所有训练成果公开,使更多企业能够使用其技术,这可能被部分企业视为“技术窃取”或“市场份额抢夺”,从而采取网络攻击等手段遏制其发展。
-
地缘政治与技术封锁加剧对抗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背景下,DeepSeek的快速崛起被视为“技术威胁”,攻击可能被用作“非对称作战”手段,通过破坏企业公信力、延缓技术迭代速度,同时配合出口管制等政策施压。
-
安全漏洞与防御不足
DeepSeek曾暴露命令注入等系统漏洞,且被指存在数据跨境合规风险。攻击者可能利用这些漏洞发起DDoS、零日漏洞等复杂攻击,导致服务中断或数据泄露,进一步加剧企业信任危机。
DeepSeek被攻击是技术、市场、政治与安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应对策略需兼顾技术优化与网络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