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艺考改革新政聚焦省级统考全覆盖、文化课成绩占比提升至50%以上及严控校考规模,明确艺术史论等专业直接按高考成绩录取,文化课门槛的显著提高倒逼艺考生兼顾专业素养与文化底蕴。
2024年起全国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涵盖音乐、舞蹈、表(导)演、播音与主持、美术与设计、书法等六大类别,仅38所高校保留校考资格,大幅压缩校考范围。上海等省市实现六大门类统考全覆盖,全国统考标准统一化,避免“各自为政”现象。
文化课成绩要求显著提升,部分专业直接按高考成绩录取,如艺术史论、艺术管理及戏剧影视文学等;使用省级统考成绩的专业,高考文化课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部分省份如山东、浙江分别要求文化课成绩占综合分50%-70%,部分艺考大省的本科线控制线达普通本科线的75%-80%。
考试公平性通过“考评分离”、校考流程规范化等措施强化。全国推行全程录像、考后评分模式,北京、江苏等省份启用“考评分离”机制,考官集中评分且执行“黑名单”制度,严打培训机构作弊行为,教育部要求各省严格资格审核与监管。
校考规模锐减且考试难度升级,38所保留校考资格的高校仅针对特色专业招生,且校考点仅限本校所在地,多数专业文化课门槛向普通本科线逼近。多数艺术院校探索“文化+专业”双优选拔模式,如中国传媒大学设“艺术+科技”实验班,要求文化分达一本线。
艺考培训行业监管趋严,各省出台白名单制度,要求教师持资格证书上岗,部分机构“保过班”被查处,考生需理性选择备考途径。数据表明,2024年艺考人数同比下降13.2%,反映政策对功利化报考倾向的抑制效果。
艺考改革推动艺术人才选拔回归本质,未来考生需在专业能力与文化学习间均衡发力,理性评估校考与统考试策略,关注目标院校招生政策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