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艺术类舞蹈专业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涵盖身体条件、专业能力、艺术表现等核心要求:
一、专业基本条件(占比约20%)
-
外形条件 :考官通过目测评估身高、体重、形体比例、腿型、相貌及气质,女生需1.62米以上,男生需1.72米以上。
-
身体素质 :需通过软开度(横叉、竖叉)、控制力(搬腿稳定性)、柔韧性等测试,部分院校要求穿紧身服完成规定动作。
二、基本功考核(占比约35%)
-
核心项目 :包括竖叉/横叉、下腰、中间搬腿(前/旁/后)、旋转(如二位转、扫堂探海转)、跳跃(如大跳、飞脚)等,空翻等特殊技巧可单独展示。
-
评分标准 :软开度、控制力、旋转稳定性及动作完成质量综合评定,满分10分。
三、舞蹈剧目片段表演(占比约40%)
-
要求 :自备2分钟内舞蹈组合或剧目片段,涵盖中国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等,需体现动作连贯性、风格把握及情感表达。
-
备考建议 :选择2-3个风格差异大的剧目,重点突出个人优势,避免过长或重复。
四、即兴表演(占比约15%)
-
形式 :根据给定音乐或文字命题即兴创作舞蹈,需快速捕捉节奏、风格并融入肢体语言,可借助道具完成。
-
评分要点 :节奏感、创意、情感表达及舞台表现力。
五、口试(占比约10%)
- 内容 :用普通话介绍腰牌号及表演作品名称,部分院校可能涉及舞蹈知识问答(如音乐风格、节奏等)。
注意事项 :不同院校对舞种、表演时长等要求可能略有差异,建议以当地考试大纲为准,并提前进行针对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