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自1946年建校以来,历经多位杰出校长的领导,从首任院长林枫到现任校长张希,每位校长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学校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中,匡亚明推动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唐敖庆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李元元成为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之一,而张希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延续了吉大在科研与教育领域的卓越传统。
-
奠基与初创(1946—1958)
林枫作为东北行政学院首任院长,奠定了学校早期框架;吕振羽任校长期间加强马列主义教育;匡亚明在1955年接任后,推动东北人民大学(吉大前身)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并大力引进人才,如破格晋升青年学者高清海为副教授。 -
特殊时期与恢复(1958—1986)
匡亚明继续担任更名后的吉林大学校长,直至1963年。“文革”期间由革委会主任管理,1978年唐敖庆出任校长,带领学校恢复学术秩序,其理论化学研究享誉国际;伍卓群在1986年接任,强化了数学学科建设。 -
合并与腾飞(1995—2018)
刘中树在2000年主持原吉林大学等五校合并,组建新吉大;周其凤(2004—2008)作为高分子化学家,提升科研水平;李元元(2011—2018)以工学背景推动产学研结合,成为吉大历史上任职最长的校长之一。 -
当代发展(2018至今)
现任校长张希是吉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导超分子材料研究,延续学校在化学领域的优势,同时推进跨学科合作与国际交流。
吉林大学的历任校长不仅见证了学校从区域性院校到全国顶尖综合性大学的跨越,更以各自的学术专长与管理智慧塑造了吉大的精神内核。未来,在“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指引下,吉大将继续肩负人才培养与科学探索的双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