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降雪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其中12月是高峰期,但山区可能提前至11月或延后至2月出现雨夹雪。 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全省降雪量较少且分布不均,沿淮淮北、大别山区及高海拔地带更易出现明显积雪,而南部平原地区可能仅偶见零星小雪。
-
气候与地域差异
安徽南北跨度大,北部气温较南部低2-3℃,初雪通常早半个月左右。例如2024年沿淮淮北在12月10日出现雨夹雪,而皖南同期仅降雨。山区因海拔高,冬季气温常低于0℃,如大别山区在2025年1月寒潮中积雪深度达10厘米。 -
特殊年份波动
强冷空气可导致降雪提前或范围扩大。2025年2月受寒潮影响,江淮之间南部在19日突发雨夹雪;而2024年12月因连续冷空气,沿淮淮北在10日夜间即迎来初雪,比常年偏早。 -
农业与生活影响
雪对皖北冬小麦有保温保湿作用,但道路结冰易引发交通事故。2025年春运期间,大别山区因积雪导致多条高速临时管制,建议出行前查询实时路况。 -
未来预测参考
气象部门通常提前3-5天发布雪灾预警,如2025年1月23日预报的“今冬最强寒潮”精准锁定25日至27日为降雪集中期。公众可通过“安徽气象”官网或皖事通APP获取短临预报。
若计划冬季前往安徽山区,建议携带防滑链并关注高海拔路段临时封闭信息;城市居民需防范雪后晨雾对通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