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调整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就业范围、准入机制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培养模式调整
-
本研衔接模式
政策实施“4年本科+2年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毕业生可免试攻读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并履约任教,最终获得硕士学位。
-
分段考核机制
采用分段考核方式,本科大三末综合成绩达标者可保研至本校,未达标者需退费并失去保研资格。
二、就业范围限制
-
定向就业区域
毕业后需在生源省份非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主城区(济南、青岛主城区除外)及以下行政区域履约任教,服务期至少6年。
-
特殊区域豁免
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固定边境省份不受上述限制。
三、准入与退出机制
-
严格准入条件
非公费师范生转公费、公费转专业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且实行分流淘汰制,依据学业成绩和表现综合排序。
-
违约处理
未履行任教义务者将纳入诚信档案,违约材料归入个人人事档案。
四、其他保障措施
-
学费与补助
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享受学费全免、生活补助,毕业后确保有编有岗。
-
职业发展支持
各地提前预留编制岗位,部属师范大学建立职后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支持教师成长。
五、政策适用对象
仅限2024年及之后入学、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的部属师范大学学生,且需符合定向就业区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