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属公费师范生政策迎来重大改革,核心亮点包括: 本研衔接培养模式(4+2)、免试攻读硕士、提前预留编制、履约任教6年,旨在提升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并优化资源配置。
-
本研衔接培养与免试读研
从2024年起,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如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实施“本科4年+教育硕士2年”培养模式。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2025—2027届本科在读生)可申请免试攻读本校硕士,经考核通过后签订补充协议,毕业后需履约任教6年。 -
编制保障与就业定向
各地需在中小学编制总额内提前预留岗位,确保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有编有岗”,重点补充中西部地区地级市以下学校。研究生阶段需按综合考核排序选择任教地区,强化师资均衡配置。 -
分流淘汰与考核趋严
新政打破“入学即锁定编制”传统,本科第三年将考核成绩和表现,不合格者取消公费师范生资格。推免读硕也需通过综合评估,体现“优中选优”导向。 -
学历门槛提升与竞争加剧
教师岗位对学历要求显著提高,部分省份甚至将硕士学历作为硬性条件。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缩减(如湖南2024年减招超50%),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2024年政策通过学历升级和动态考核,推动公费师范生向高素质、专业化发展。考生需关注学业表现与政策动态,提前规划职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