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明区文旅品牌的核心在于挖掘在地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体验、强化数字营销与游客互动。通过整合历史街区、非遗资源与现代艺术,结合智慧旅游技术,可有效增强品牌辨识度与游客黏性。
-
深化在地文化IP开发
聚焦鼓浪屿、中山路等标志性街区,将闽南建筑、南音表演等元素转化为可体验的文旅产品。例如开发沉浸式剧本游,让游客通过角色扮演解锁历史故事,同时联动本地商户推出限定文创。 -
构建“智慧+生态”服务体系
引入AR导览小程序,实时展示景点历史影像;优化景区预约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游客偏好,推送个性化路线。同步推广低碳旅游,设计共享单车串联网红打卡点的绿色线路。 -
强化社交媒体传播裂变
策划“思明夜未央”等主题短视频挑战赛,邀请网红打卡红砖古厝咖啡馆、沙坡尾市集;通过用户生成内容(UGC)扩散传播,结合节气活动(如中秋博饼)打造年度话题热点。 -
政企协同延长消费链条
政府牵头举办国际沙滩音乐节等大型活动,企业开发“一票通”联名权益(覆盖景点、餐饮、酒店),推出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形成“白+黑”全时段消费场景。
文旅品牌升级需持续迭代体验内容,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最终实现从“观光目的地”到“生活体验地”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