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是该校重点发展的特色学院,聚焦食品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在农产品采后保鲜、功能性食品开发及多组学应用等领域成果显著。其学科建设以工学为骨干,融合农学、理学优势,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主要研究方向与成果
-
农产品采后保鲜技术
学院团队通过外源NO处理(如硝普钠浸泡)延缓黄金勾豆角等东北特色农产品的采后腐烂,显著提升贮藏品质。相关技术可降低呼吸速率、维持风味,为农产品流通提供解决方案。 -
功能性食品与发酵工艺
常世敏教授团队利用超微粉碎和红曲霉发酵改良黑麦麸皮,优化其物化特性及风味,并应用于馒头等主食开发,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LWT》。 -
多组学与健康机制研究
王珍副教授等通过多组学技术解析肠道菌群对2型糖尿病合并生物钟紊乱的影响,乔江涛博士则聚焦蜂产品活性成分的功能评价,推动天然产物在健康领域的应用。
学科特色与社会贡献
学院注重学科交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涵盖食品加工、安全检测及市场营销全链条;师资团队近年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学院通过科普宣讲、招生宣传等活动,向中学生及公众传递前沿科学知识,并鼓励学子投身农业与食品产业创新。
河北工程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以扎实的科研实力和务实的人才培养,持续为区域经济与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