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的含金量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科优势、就业前景和社会声誉等方面。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分析。
学校整体评价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 山东财经大学由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成立于2011年,是财政部、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建的高校。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
- 学校是山东省重点大学,拥有较高的办学层次和声誉,是山东省内涵提升和名校建设工程的第一所重点支持高校。
办学设施与规模
- 学校现有燕山、舜耕、圣井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0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4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超过30000人,教职工近1700人。
-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科研设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科优势
学科评估与特色专业
-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东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为B+等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为B-等级,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
- 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如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这些专业的社会影响力较大,毕业生就业率及升学率表现优秀。
学术研究与国际合作
- 学校设有多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服务。
- 学校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与交流平台。
就业前景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 山东财经大学的本科就业率为92.67%,硕士就业率为90.04%,年底就业情况更为乐观,本科就业率达到97.16%,硕士就业率为98.41%。
- 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山东各地以及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就业单位以金融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为主。
就业单位与行业
- 毕业生在山东省内就业占七成,省外就业占三成。就业单位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各类上市公司、大型国企、优质民营企业等。
- 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中共录用毕业生184人,录用人数连续5年蝉联全国高校第一。
社会声誉
国内排名与认可度
- 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和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山东财经大学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1位,在财经类大学排名中位居第9位。
- 学校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是山东省唯一所有专业全部上榜的高校,体现了其在社会上的广泛认可。
校友资源与影响力
- 山东财经大学培养了大批财经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论坛和科研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得了不断的荣誉和奖励。
山东财经大学在教学质量、学科优势、就业前景和社会声誉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学校的办学历史较长,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认可度高。总体来看,山东财经大学是一所非常值得报考的高等学府。
山东财经大学有哪些知名的教授?
山东财经大学拥有多位知名教授,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人物:
-
董长瑞: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国民经济运行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
-
聂炳华:研究员,兼任山东省经济管理学会会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与经济政策,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重要课题,主编和参编著作10多部。
-
崔友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主讲《西方经济学》、《资本论》等课程,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
-
于新亮: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保险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与保险,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省级课题多项。
-
王营: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金融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计量、新金融,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及省级项目4项。
-
刘培德:教授,博士生导师,深耕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主持众多科研项目,发表高质量论文,曾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多项国家级人才项目。
-
冯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日语系主任。致力于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指导学生在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奖4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及其他项目16项。
-
毕继东: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营销管理和创新创业教育,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省级教改项目3项,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9项。
-
刘慧: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教研项目10余项。
-
刘华军: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负责人。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在《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山东财经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
山东财经大学拥有多个王牌专业,以下是一些重点介绍的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财政学:该专业在山东省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了大量财政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
- 会计学:作为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会计学在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国际经济学与贸易: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毕业生在涉外经济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该专业结合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培养学生在信息管理领域的综合能力。
-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专业涵盖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方向,毕业生在各类企业中均有良好的就业表现。
- 经济学:经济学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培养了大量经济研究和分析人才。
- 金融学:金融学专业是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毕业生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中具有较高的就业率。
省级特色专业
- 金融工程:该专业结合了金融学与工程学,培养学生在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
-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毕业生在各类企业中均有良好的就业表现。
- 国际商务: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知识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在国际贸易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结合了物流技术与企业管理,培养学生在物流领域的综合能力。
- 人力资源管理: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毕业生在企业中具有较高的就业率。
- 统计学:统计学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统计理论基础,培养了大量数据分析人才。
- 英语:英语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毕业生在涉外经济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 法学:法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在法律实务和政府机构中具有较高的就业率。
- 保险:保险专业结合了保险学与风险管理,培养学生在保险领域的综合能力。
- 数字媒体技术:该专业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与媒体艺术,培养学生在数字媒体领域的创新能力。
其他优势专业
- 会计学(A+,全国排名第8):该专业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毕业生在各类企业中均有良好的就业表现。
- 国际经济与贸易(A+,全国排名第15):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毕业生在涉外经济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 商务英语(A++,全国排名第1):该专业结合了英语与商务知识,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领域的综合能力。
- 城市管理(A+,全国排名第2):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毕业生在城市管理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就业率。
- 财务管理(A+,全国排名第5):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毕业生在各类企业中均有良好的就业表现。
- 行政管理(A+,全国排名第6):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毕业生在政府机构中具有较高的就业率。
- 财政学(A,全国排名第7):该专业在山东省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了大量财政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A+,全国排名第12):该专业结合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培养学生在信息管理领域的综合能力。
山东财经大学就业情况如何?
山东财经大学的就业情况整体较为乐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就业数据和特点:
-
总体就业率:
- 根据山东财经大学信息公开网的最新数据,2024年本科就业率为94.43%,硕士就业率为98.41%。
- 在18个本科毕业生学院中,有17个学院的就业率在90%以上。
-
就业行业分布:
- 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内的财政、税收、银行、保险、证券、电商、物流、信息等经济管理行业。
- 就业单位以企业为主,其他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了63.97%和18.99%。
-
就业地区:
- 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内,尤其是济南、青岛等城市。
- 部分毕业生能够进入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发展。
-
热门专业就业情况:
- 热门专业如会计、金融、财政等的就业前景更为乐观,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
升学与出国:
- 国内升学率为15%,许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主要流向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
-
校友资源:
- 山财的校友在山东金融机构和四大行等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许多毕业生能够在山东省内找到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