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作为一所财经类高等院校,近年来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全面评估这所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可以从学校的整体评价、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和校园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学校整体评价
全国排名
山东财经大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于第180位,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位于第121位,在中国科教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于第193位。综合国内多个大学排行榜的数据,山东财经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为121-193名之间,在全国2756所大学中排名靠前。
山东财经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显示其在双非大学中属于档次较高的大学,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知名度。
学科评估
山东财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8个学科上榜,其中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获评B+,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获评B-,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10个参评一级学科全部上榜,5个学科进入B类,4个学科进入C类。
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山东财经大学在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应用经济学进入“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显示了其在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突出地位。
学科建设
高水平学科建设
山东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其中应用经济学为“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高水平学科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地位,也为其吸引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
学科交叉融合
学校聚焦国家和山东重大战略需求,培育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科研平台,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推动学校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
山东财经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730人,其中教授378人、副教授69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034人。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强大的师资队伍为学校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支持,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就业情况
就业率
山东财经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到85.97%,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本科就业率为94.43%,硕士就业率为98.41%。
高就业率和良好的就业质量显示了山东财经大学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金融、会计、财政等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就业行业
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等领域。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共有184名毕业生被录用到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连续五年蝉联全国高校第一。
广泛的就业行业和较高的就业率反映了山东财经大学在多个领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与财经相关的专业更是具有明显的优势。
校园环境
校区位置
山东财经大学现有燕山、舜耕、圣井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248亩,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校园依山而建,风景优美,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完善的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质量。
山东财经大学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全国排名和学科评估成绩,强大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就业情况,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综合来看,山东财经大学是一所非常值得报考的大学,尤其是在经济管理类学科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山东财经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
山东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多个优势专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优势专业介绍:
A+级专业
-
会计学:
- 全国排名第8位,专业档次为A+。
- 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全国排名第15位,专业档次为A+。
- 培养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商务英语:
- 全国排名第1位,专业档次为A++。
-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系统的国际商务管理理论知识,能在外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研究、教学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A级专业
-
工商管理:
- 全国排名第14位,专业档次为A+。
- 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
财政学:
- 全国排名第7位,专业档次为A。
- 培养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其他优势专业
-
金融学:
- 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财务管理:
- 全国排名第5位,专业档次为A+。
- 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
经济学:
- 全国排名第15位,专业档次为A+。
- 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山东财经大学的就业前景如何?
山东财经大学的就业前景整体较为乐观,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 就业率:山东财经大学的本科就业率为94.43%,硕士就业率为98.41%,显示出较高的就业率。
- 就业质量:毕业生入职世界500强企业及其下属企业的占签约就业人数的18.28%,就业质量稳中有升。
就业行业和地域分布
- 就业行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财经特色较为鲜明。
- 就业地域: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占七成,省外就业占三成,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区。
学科优势和特色专业
- 学科优势:山东财经大学在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上获得B+评级,是山东省唯一拥有B等级及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
- 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等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去向
- 升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为30.77%,其中升入“双一流”高校的占48.84%。
- 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各类上市公司、大型国企、优质民营企业等。
校友资源和学风管理
- 校友资源:山财的校友在山东金融机构和四大行等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许多毕业生能够在山东省内找到满意的工作。
- 学风和管理:学校学风被广泛认可,管理严格,这使得毕业生在山东省内具有较好的口碑。
山东财经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哪些重要成果?
山东财经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科研项目与经费
- 近年来,山东财经大学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
- 2023年,学校立项国家社科年度项目22项,位列省属高校第2位,全国财经类高校并列第7位。
学术论文与期刊
- 学校教师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发表了410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被SCI、SSCI收录1159篇,被CSSCI收录1299篇。
- 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中文权威期刊上发表了14篇论文。
科研奖励与荣誉
- 学校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26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数量连创新高,获奖总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 在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有多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和特等奖。
重大科研平台与智库
- 山东财经大学建有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等多个科研平台。
- 学校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院”“乡村文化研究院”“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平台,发布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和蓝皮书。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 与法国高等对外贸易学院联合举办了孔子学院,这是山东省在海外建立的首所商务特色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