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活动是人类生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审美精神活动,它既是生活的外在描述者,又是内在的审美创造者,通过意识形态话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并在精神层面占据重要地位。
-
生活活动的前提与基础
文学活动以人的生活活动为前提,后者包含物质实践与精神活动两大层次。文学作为审美精神活动,源于人对世界的诗意情感关系,并通过自觉能动的创造确证人的本质力量。 -
精神活动的独特范畴
马克思将人脑掌握世界的方式分为理论性、宗教性、实践-精神性和审美性四类。文学属于审美情感性活动,通过艺术化表达区别于其他精神活动,如哲学或宗教。 -
双重性与意识形态特征
文学既在生活之外(通过话语描述生活),又在生活之内(作为审美实践本身)。其特殊性在于以审美意识形态的形式存在,与经济基础保持相对距离,却反映社会文化的深层需求。 -
动态发展与人文价值
文学活动随时代演进,从创作到阅读均体现“为人而存在”的核心。它不仅是作者表达的工具,更是读者实现审美再创造的载体,最终服务于人的精神需求。
文学活动以审美为核心,在生活活动中架起现实与想象的桥梁,既塑造文化认同,又滋养个体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