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土建答辩的核心在于精准掌握清单计价规则、施工工艺与成本控制要点,尤其需关注隐蔽工程验收、钢筋算量争议点及措施费划分标准。
-
清单与定额计价的差异
清单计价包含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规费和税金,强调综合单价(人工+材料+机械+管理+利润+风险),而定额计价以直接费、间接费为基础。例如,梁筋算量需区分通长主筋、腰筋与箍筋,板筋需明确分布筋与负筋的作用。 -
施工质量与成本控制
隐蔽工程(如桩基接桩、剪力墙模板)需严格按设计桩长*1.015系数计算混凝土量,送桩高度需加0.5m;土方开挖按底宽7m内为沟槽、底面积150㎡内为基坑,超范围按一般土方处理。 -
措施费与风险管控
脚手架按建筑面积计算,超高费以檐高20m为界;总承包服务费按分包造价的1.5%~5%计取。不可竞争费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税金等,投标时需单独列项。 -
答辩常见误区
混淆招标控制价(最高限价)与投标报价(需低于控制价)、忽略混凝土标号换算(如C30替换C25需调整配比)、未明确项目特征描述(如钢筋规格影响套价)均可能导致失分。
结合工程案例量化分析,强化图纸识读与软件算量实操,是提升答辩通过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