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答辩中,导师通常围绕选题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行性等核心问题展开提问。以下是常见问题的分类及示例:
一、选题依据与创新性
-
选题意义
-
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与现有研究有何不同?
-
该课题在学术或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是什么?
-
-
创新点与研究价值
-
你的研究有哪些创新之处?
-
如何解决当前研究中的空白或不足?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研究内容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
涉及哪些关键问题或假设?
-
-
框架结构
-
论文整体框架如何设计?各部分逻辑关系是什么?
-
是否包含文献综述、方法论、数据分析等核心模块?
-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研究方法
-
采用哪些研究方法?数据来源是什么?
-
如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
数据与调研
-
是否进行实地调研或实验?数据收集过程如何?
-
参考了哪些文献或资料?
-
四、可行性与时间安排
-
可行性分析
-
研究计划是否切实可行?资源(如时间、设备)是否充足?
-
是否存在技术或理论障碍?
-
-
时间安排
-
各阶段目标及时间节点是什么?
-
如何确保按时完成研究?
-
五、其他注意事项
-
论文规范性 :是否存在抄袭、格式错误等问题?
-
未解决问题 :论文未涉及但相关的问题有哪些?
建议 :答辩前整理发言提纲,突出创新点与研究价值,避免冗长。若被问及未解决的问题,可说明后续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