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填写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的详细指南,综合多个官方文件及注意事项整理而成:
一、基础信息部分
-
学生基本信息
-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籍所在地、联系方式等。
-
学校、院系、专业、年级、班级需与学籍信息一致。
-
-
家庭人口信息
-
计算方式:学生本人 +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如父母、子女、祖孙等)。
-
特殊说明:包括临时外出人员(如探亲)、长期在外务工人员等。
-
注意:已分户、出嫁、服刑等人员不计入家庭人口。
-
二、家庭情况描述
-
收入情况
-
城镇家庭:父母工资收入、经营收入等。
-
农村家庭:农业收入、养殖收入等。
-
需提供家庭总收入及人均月收入。
-
-
财产状况
- 房产、车辆、存款等固定资产情况。
-
家庭结构
-
成员关系(如父女、母子、兄弟姐妹等)。
-
供养关系说明(如孤寡老人、残疾人等)。
-
三、学习情况说明
-
学业表现
- 学习成绩、班级排名、获奖情况(如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
-
参与活动
- 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竞赛获奖等。
四、申请原因与需求
-
经济困难具体表现
-
家庭收入低于当地生活标准、突发重大支出(如疾病、自然灾害)等。
-
需说明家庭长期经济困境的持续性。
-
-
帮助需求
- 明确申请助学金、勤工助学、慈善捐赠等具体需求。
五、附加证明材料
-
官方文件
-
家庭收入证明、低保证明、民政部门备案材料(如乡村振兴局证明)。
-
孤儿、单亲、离异等特殊群体需额外提供监护证明。
-
-
其他材料
- 学习成绩单、荣誉证书、医疗证明等辅助材料。
注意事项
-
真实性 :所有信息需与户籍、学校记录一致,避免虚假陈述。
-
完整性 :建议提前准备证明材料,确保所有必填项完整。
-
时效性 :部分材料需在认定前取得(如收入证明),逾期可能影响申请。
建议填写完成后提交至学校资助部门,配合后续审核流程。若对材料要求有疑问,可咨询学校或当地民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