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兹
芜湖名字的由来与历史可归纳如下:
一、名称由来
-
早期名称
芜湖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为吴国边邑,因水阳江南岸多湖沼湿地,常有鸠鸟栖息,故称“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等)。
-
正式定名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鸠兹设县并更名为“芜湖”,成为历史上首个以“芜湖”命名的行政建制。这一名称沿用至五代南唐时期,并延续至今。
二、历史沿革
-
建制沿革
- 先秦至秦汉 :春秋时期属吴国,秦代属鄣郡,西汉设芜湖县,治所位于今市东南约40里。 - 三国至唐宋 :东吴时期迁都青弋江北岸,形成早期城区雏形;隋唐时期因水运便利成为商贸重镇。 - 近代发展 :1949年建市,成为安徽省辖市,逐步发展为皖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
文化地位
芜湖是司马迁《史记》记载的江南大县,南唐时期“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宋代冶炼业鼎盛,明代成为全国印染中心,近代是长江中下游工商业发祥地。
三、地理特征
- 水系与名称关联 :芜湖因附近长形湖泊“蓄水不深而生芜藻”得名,该湖与长江、青弋江交汇,自古便是重要交通枢纽。- 战略地位 :鸠兹城址位于水阳江南岸,是控制中江(今长江)的关键渡口,具有军事与经济双重价值。
四、总结
芜湖名称由“鸠兹”演变而来,历经2500余年发展,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优越地理位置,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