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近年来多次通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重点聚焦侵占耕地、破坏生态红线、地方政府主导违法等突出问题,通过公开曝光强化震慑效应,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
-
侵占耕地与生态保护红线问题突出
典型案例包括辽宁阜新市彰武县违法挖湖造景、河北廊坊市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草皮等,部分地方政府甚至主导或包庇违法行为,导致耕地流失和生态破坏。 -
地方政府监管不力与执法不严
山西吕梁市交城县电力砖厂越界开采案中,当地自然资源局执法敷衍,村委会提供虚假证明,暴露基层监管漏洞。多起案件显示,部分官员对违法征地、非法批地等问题放任不管。 -
“大棚房”反弹与补充耕地造假
设施农业项目违规改建、补充耕地数据不实等问题屡禁不止,部分市县整改流于形式,虚假复垦或弄虚作假手段隐蔽。 -
常态化督察与整改问责机制
自然资源部通过例行督察和卫片执法持续加压,对问题突出的县级地区点名通报,并推动刑事追责与纪检监察介入,形成“查处-整改-追责”闭环。
这些案例警示各地需压实主体责任,杜绝“边整改边违法”,同时公众可通过监督举报参与耕地与生态保护,共同维护红线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