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宁愿坐牢也不愿退赃款,法律并不会因为其服刑而免除其民事赔偿责任。退赃或赔偿是犯罪行为的必要补充,即使服刑完毕,仍需承担未清偿的债务。
1. 法律明确退赃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犯罪分子需对其犯罪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退赃或赔偿。如果犯罪分子未主动退赃,法院会通过查封、扣押、冻结等手段追缴赃款,甚至拍卖其合法财产以弥补受害者的损失。
2.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并存
退赃是减轻刑罚的重要依据。如果犯罪分子在判决前积极退赃,法院可以从轻或减轻其刑罚。但即使服刑完毕,未退赃的部分仍需继续偿还,且可能产生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3. 服刑无法免除民事责任
服刑期满并不意味着犯罪分子可以免除民事责任。受害者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决犯罪分子继续偿还债务。这种情况下,即使犯罪分子已服刑,仍需面对受害者的追偿。
4. 心理与社会影响
宁愿坐牢也不愿退赃的行为,可能源于复杂的心理原因,例如逃避责任、对金钱的极端执念等。这种行为不仅会加重犯罪分子的心理负担,还会导致其社会信誉和未来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总结
法律对退赃的要求明确且严格,即使服刑也无法免除民事责任。犯罪分子应积极退赃以减轻刑罚,避免未来生活受到更大的影响。受害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确保损失得到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