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工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专业伦理、实务方法、政策法规四大核心板块,其中伦理原则应用、个案工作流程、社会政策解读是高频考点。考生需重点掌握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困境处理、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的操作要点,以及《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核心法规的实践应用。
-
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观
社会工作的保密原则、案主自决、非评判态度构成伦理基石。典型案例中需区分伦理困境类型,例如当案主生命安全与隐私保密冲突时,优先执行强制报告制度。考生需熟记《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家**预等特殊场景的操作规范。 -
基础理论与应用框架
系统理论、优势视角、生态系统理论是分析问题的三大工具。复习时要重点理解“人在情境中”的核心概念,掌握绘制家庭生态图的方法。例如在儿童保护案例中,需同时评估家庭支持系统、社区资源及文化环境影响。 -
直接工作方法精要
- 个案工作强调六阶段流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其中预估阶段的PIE(Person-In-Environment)评估模型为考核重点
- 小组工作需掌握动力发展阶段,特别注意冲突期的引导技巧,如运用沉默技术处理组员对抗
- 社区工作聚焦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三大模式,近年考点常结合社区治理创新案例。
-
政策法规应用能力
必考文件包括《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的低保认定标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强制报告制度、《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赡养条款。需注意2024年新修订的《社区矫正法》中关于司法社工介入的职责范围更新。 -
实务场景高频考点
重点准备危机干预流程(如自杀风险评估四步法)、需求评估工具(如Maslow需求层次在弱势群体服务中的变式应用)、资源链接技巧(如何建立跨部门协作网络)。近年真题常涉及乡村振兴中的社工角色、疫情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等热点议题。
备考过程中建议建立**“理论-法规-案例”三角知识链**,通过模拟伦理困境决策、绘制服务方案思维导图等方式强化实操思维。特别注意2025年考试大纲新增的数字化转型中社会工作伦理挑战相关内容,提前掌握智能设备使用中的隐私保护边界等新型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