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服通常由学校统一提供租赁服务,毕业典礼期间可免费或付费借用;部分学生也会选择自行购买,满足个性化需求或收藏纪念。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取决于学校政策、预算及个人偏好。
学校租赁是主流方式。国内高校普遍在毕业季组织学士服批量租赁,学生按流程登记领取,使用后归还。这种方式成本低、统一规范,避免颜色、款式差异问题。但租赁时间有限(通常1-3天),多人反复使用可能导致卫生或磨损问题。部分学校收取押金或清洁费,需提前确认规则。
自行购买逐渐兴起。电商平台提供50-500元不等的学士服定制服务,可刺绣姓名、调整尺寸或升级面料。海外留学生、追求仪式感的群体更倾向购买,既能提前拍摄毕业写真,也可永久保存。但需注意学校对学士服颜色、配饰(如流苏、垂布)的规定,避免与典礼统一着装冲突。
国内外存在差异。欧美高校通常要求学生自费购买学士服,价格在100-300美元之间,作为毕业纪念品。而亚洲国家更多采用租借模式。部分国际学生交流场景中,学生可能需同时准备两种规格的学士服。
归属权与使用权需分清。学校提供的学士服仅限典礼期间使用,校徽、绶带等标志性元素不可私自复制。自行购买的学士服虽归属个人,但公开场合使用时仍需遵循学术礼仪,例如不同学科对应的垂布颜色、正确穿戴顺序等。
建议毕业生优先选择学校租赁服务,确保符合典礼规范性;若想长期保存或多次使用,可对比价格和质量后购买。提前1-2个月向学校确认服装发放政策,避免延误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