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通常指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太平洋暖湿气流持续影响形成的阴雨天气,具有湿度高、持续时间长、易发霉的特点。
-
时间范围与区域
梅雨季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中国长江中下游(如江浙沪)、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及韩国南部等地最为典型。部分地区如台湾可能5月中旬入梅,但整体以6月为主。 -
气候特征与成因
由东南季风携带太平洋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对峙形成,表现为连绵阴雨、闷热潮湿。此时段恰逢梅子成熟,故称“梅雨”,又因器物易霉得名“霉雨”。 -
阶段划分与差异
- 入梅与出梅: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约20天,但具体年份可能提前或延后。
- 迎梅雨:部分区域4月中旬可能出现短暂阴雨,为梅雨季前兆。
-
生活影响与应对
高湿度易导致衣物、食品霉变,需注意除湿防潮;同时需防范持续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
梅雨季是东亚季风气候的独特现象,了解其规律有助于提前做好生活安排和灾害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