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汛期起止时间因地域和河流特性差异显著,南方普遍为4月至10月,北方多为6月至9月,其中7-8月是全国主汛期集中阶段,而珠江、黄河等流域存在独特的双汛期现象。
-
地域差异明显:南方片(长江、珠江等流域)汛期通常从4月持续至10月,北方片(黄河、松花江等流域)则集中在6月至9月。主汛期南方为6-8月,北方为7-8月,防汛关键期统一为7月16日至8月15日。
-
双汛期特征:珠江流域分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黄河则分伏汛期(7-8月)和秋汛期(9-10月),凌汛期(如黄河11月-次年3月)在北方冬季单独出现。
-
入汛标准统一:国家以连续3日50毫米降雨覆盖15万平方公里或代表站超警戒水位为入汛标志,2025年实际入汛日为3月15日,较常年偏早。
-
汛期动态调整:受季风推进影响,南方入汛早、结束晚,北方反之;政府部门规定的汛期(如珠江4月1日-9月30日)常比自然汛期更长以保障防汛。
汛期是防灾关键期,公众需关注本地预警,尤其主汛期极端天气频发,提前做好避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