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根据发作时的脑电活动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全面性发作、部分性发作、不能分类的发作以及近年新确认的特殊类型。全面性发作涉及双侧大脑半球,常伴意识障碍;部分性发作起源于单侧脑区,症状与放电部位相关;不能分类的发作因资料不足无法归类;特殊类型如肌阵挛失神、痴笑发作等则需结合现代医学标准诊断。
全面性发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强直-阵挛发作:典型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强直后阵挛抽搐,分为强直期、阵挛期和发作后期;2. 失神发作:突发动作中止和凝视,持续数秒,儿童多见;3. 强直发作:全身肌肉僵直,常见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4. 阵挛发作:肢体节律性抽动;5. 肌阵挛发作: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能伴脑电异常;6. 失张力发作:肌肉张力突然丧失导致跌倒,多见于癫痫性脑病。
部分性发作分为两类:1. 单纯部分性发作:无意识障碍,症状包括局部肢体抽动(运动性)、麻木或幻觉(感觉性)、自主神经症状(如出汗)或精神异常(如情感障碍);2. 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意识障碍,常合并自动症如咀嚼、摸索等,多起源于颞叶或额叶。部分性发作可演变为全面性发作,称为继发全面性发作。
反射性发作由特定刺激(如闪光、阅读)诱发,癫痫综合征则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症状性和隐源性。近年ILAE分类新增局灶性合并全面性发作,强调脑网络异常的作用。
癫痫类型复杂多样,及时通过脑电图和影像学明确分类对精准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记录发作细节,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多数发作可通过规范管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