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休假安排已明确:春节8天、劳动节5天、中秋国庆连休8天,全年法定节假日共27天。 其中,春节(1月28日至2月4日)和中秋国庆(10月1日至8日)为最长假期,劳动节(5月1日至5日)首次延长至5天,其他节日如清明节(4月4日至6日)、端午节(5月31日至6月2日)均放假3天。带薪年休假制度同步保障,工作满1年可享5-15天带薪假,未休年假需按日工资300%补偿。
2026年法定节假日延续“调休连休”模式,春节从农历除夕开始放假,中秋与国庆重叠形成8天长假。劳动节假期延长至5天,进一步促进消费与休闲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调休安排可能因官方最终通知微调,建议提前规划行程时关注国务院公告。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根据工龄可享5-15天假期。企业需根据生产情况统筹安排,但不得以“年底清零”等理由剥夺休假权。若未安排休假,需按日工资3倍支付补偿,日工资计算标准为月平均工资(剔除加班费)除以21.75天。新入职或离职员工的年休假天数按当年实际工作天数折算。
休假权益的保障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落实带薪年假,鼓励与法定节假日连休形成弹性长假。劳动者可通过保存考勤记录、工资流水等证据**,企业违规将面临劳动监察处罚。建议职工主动了解年假规则,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丧失合法权益。
2026年假期安排兼顾传统节日与现代需求,劳动者可结合年假与法定假日灵活规划长假。关注政策动态,合理安排行程,确保享受充实假期的同时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