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收取“包过费”属于违法行为,不仅违反《广告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行政法规,还可能涉及组织考试作弊的刑事犯罪。 此类承诺本质是虚假宣传或诈骗,学员轻信将面临钱财损失、成绩作废及法律追责,而驾校则会受到罚款、吊销资质等处罚。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法律明确禁止“包过”承诺
根据《广告法》第二十四条,教育类广告不得对考试结果作保证性承诺。2023年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定》第九十三条进一步强调,驾培机构以“包过”名义收费属违规,考试作弊者将面临禁考、罚款等处罚。 -
“包过费”背后的违法链条
实际案例显示,部分驾校与考场人员勾结,通过作弊手段(如安全员打手势、代考等)欺骗学员,构成贿赂或组织考试作弊罪(《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法院已多次判决此类合同无效并责令退款。 -
学员权益与公共安全风险
交费者往往因考试失败无法退款,且作弊取得的驾照会埋下交通事故隐患。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发布“包过”广告的驾校进行行政处罚,学员应通过正规途径备考,举报违规行为。
总结:驾驶资格关乎生命安全,法律红线不可触碰。选择正规驾校、扎实学习技能是唯一合法途径,切勿因侥幸心理陷入违法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