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之所以闻名中外,主要源于其百年积淀的学术卓越、家国情怀与前沿创新。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之一,它不仅是“文史见长”的学术重镇,更在理科、工科、医学等领域创造了多项国际领先成果,培养了数十万国家栋梁,持续引领科研与教育发展。
-
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教育标杆地位
山东大学的前身山东大学堂(1901年)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国立大学,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第一”。其早期成就包括1904年在《自然》发表中国首篇国际论文,1930年代以闻一多、老舍等学者为代表的“第一次辉煌”,以及1950年代“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全国最好”的第二次辉煌。合并后的新山大延续了这一传统,成为“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
顶尖学科与科研突破
学校拥有16个ESI全球前1%学科(含5个前1‰),数学、金融数学、密码学等领域国际领先。彭实戈院士的非线性期望理论、王小云院士破解国际密码算法、生殖医学攻克不孕症机制等成果影响深远。晶体材料、岩土工程等技术应用于高铁、航天等国家工程,ECMO样机等医疗研发打破国外垄断。 -
人才辈出的社会贡献
从革命家罗荣桓到科学家童第周、王淦昌,从季羡林到近百位两院院士,山大培养了40余万各界精英。校训“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贯穿办学始终,校友在政、商、学界成就斐然,如世界500强CEO数量居全国前三。 -
文化传承与全球影响力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学术中心,山大主导“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等国家级文化项目,举办“史学奥林匹克”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其《文史哲》期刊是新中国首份高校文科学报,儒学研究形成独特学派。
如今,山东大学正以济南、威海、青岛三地联动的新格局,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的深度融合,持续为全球学术与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山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