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的校徽以“求是鹰”为核心,融合了1897年建校历史与“求是创新”校训,是学校精神与文化的浓缩体现。其蓝白配色象征理性与包容,篆书字体与展翅雄鹰的设计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美学,又彰显了现代大学的国际视野。
-
核心元素解析
校徽中央的“求是鹰”源自上世纪30年代的设计,代表追求真理的勇气与开拓精神;内外双环的中英文校名体现国际化办学理念,底部“1897”标记建校年份,呼应前身求是书院的渊源。主色调“浙大蓝”传递学术的深邃与严谨。 -
设计演变与象征
现行校徽于1991年正式确立,保留了历史标志的延续性。展翅的雄鹰姿态强化了动态感,寓意师生锐意进取;三本叠放的书籍象征多学科交叉融合,呼应综合性大学的定位。篆体校名由书法家马一浮题写,增添文化厚重感。 -
应用与精神传承
校徽广泛用于校园标识、官方文件及学生用品,成为师生身份认同的纽带。“求是鹰”形象常出现在学术活动与宣传中,激励师生践行校训,其设计也被视为中国高校校徽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
作为百年名校的视觉符号,浙大校徽不仅承载历史,更持续传递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它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而背后凝聚的求是精神,正是浙大人薪火相传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