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安全需重点关注居家、交通、防火、防溺水及防诈骗等方面,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居家安全
-
用火用电安全
-
正确使用取暖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用燃气后及时关阀,保持通风防一氧化碳中毒。
-
不玩火,不随意摆弄打火机、火柴,遇火情立即拨打119,不可自行扑救。
-
-
饮食卫生安全
- 避免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物,外出就餐需选择正规场所,饭前便后洗手。
-
个人信息安全
- 不在陌生网站或APP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遇转账要求及时核实,谨防诈骗。
二、交通安全
-
日常出行
-
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天桥,不闯红灯、不嬉戏打闹;夜间乘车开启位置共享。
-
未满12周岁禁骑自行车,16周岁以下禁骑电动自行车,骑行时戴头盔。
-
-
恶劣天气
- 雨雾/冰雪天气降低车速,保持车距,避免超速、超员驾驶;家长驾车需系安全带。
三、防火防溺水
-
防火灾
- 熟悉家庭逃生路线,掌握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房间起火低姿逃生等技能;不乘坐电梯,不躲藏于阁楼等危险区域。
-
防溺水
- 远离冰面、河塘等危险水域,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呼救,不可盲目下水营救。
四、防诈骗与防高处坠落
-
防诈骗
- 警惕“AI诈骗全家桶”(如视频借钱、虚假补考通知),转账前核实信息,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
-
防高处坠落
- 不攀爬阳台、倚靠外露栏杆,避免模仿危险动作;注意家具缝隙、防盗窗等“咬人”隐患。
五、外出安全
-
旅行防护
- 选择正规住宿和交通工具,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交通及食品安全;与家人保持联系,定期报平安。
-
防陌生人
- 不随意开门,通过门镜或对讲机交流;警惕推销、传教等可疑行为。
总结 :寒假安全需全方位防护,家长应加强监护,孩子需提高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平安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