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称特斯拉为“小产业”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战略重心已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汽车业务仅是实现AI愿景的载体。这一表态并非谦虚,而是基于特斯拉的长期规划——通过自动驾驶技术(FSD)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重塑产业格局,同时汽车销量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等现实挑战也加速了这一战略转向。
- AI优先的战略定位:特斯拉2024年投入AI研发的资金达100亿美元,远超汽车业务利润。马斯克多次强调,特斯拉的终极价值在于成为“现实世界AI的基础设施商”,而非传统车企。例如,Optimus机器人计划2026年量产,预计带来10万亿美元收益,远超汽车业务的想象空间。
- 汽车业务增长瓶颈:2025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同比暴跌12.9%,欧洲市场跌幅超60%,中国品牌技术反超挤压溢价空间。Model 3/Y等主力车型多年未换代,产品竞争力下降,进一步削弱短期盈利能力。
- 资本市场的逻辑转变:特斯拉市值长期依赖“未来叙事”,当汽车业务增长见顶,唯有AI故事能支撑万亿估值。例如,2024年AI发布会后股价下跌8.7%,而汽车业务利好则推动股价大涨16%,反映资本对AI的更高期待。
- 马斯克的个人野心分散:他同时掌舵SpaceX、xAI等公司,甚至参与美国政府事务,导致特斯拉内部权力真空。2024年全球裁员10%、中国团队裁撤40%,资源倾斜AI领域,汽车业务逐渐边缘化。
当前特斯拉的困境印证了马斯克的判断:传统造车是“小产业”,而AI和机器人才是未来。但这一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技术突破与市场耐心的双重考验。对于投资者和消费者而言,理解特斯拉的“AI公司”本质,或许比关注其销量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