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大连工厂确实面临较大的生产压力,主要源于全球芯片需求激增、技术升级压力及供应链挑战。以下是具体分析:
-
产能超负荷运转
为应对全球芯片短缺,大连工厂长期处于24小时连轴转状态,设备利用率超过90%。员工轮班强度大,部分生产线甚至压缩了常规维护时间。 -
技术迭代的双重挤压
英特尔加速向7nm以下制程转型,但大连厂仍以成熟制程为主。员工需同时维护旧产线运行并学习新工艺,导致培训和实操压力叠加。 -
供应链波动加剧不确定性
关键原材料交付延迟频发,生产线常需临时调整排期。2024年Q3因光刻胶短缺导致3次紧急停产,进一步打乱生产节奏。 -
人才储备承压
高端芯片人才竞争白热化,大连本地技术工人供给不足。新员工平均需6个月适应复杂流程,短期内加剧了骨干员工的工作负荷。
建议关注工厂自动化升级进展及2025年新员工培训计划,这些措施有望逐步缓解当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