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关闭
截至2025年4月,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的芯片厂已关闭,其存储业务已转移至韩国海力士。以下是详细情况:
一、历史背景
-
建设与投产
-
该厂是英特尔在亚洲设立的首座芯片厂,2007年奠基,2009年建成,2010年10月正式投产,总投资25亿美元。
-
原为生产电脑芯片组,后转型为非易失性存储(如固态硬盘)制造基地,采用300毫米硅晶圆和65纳米制程工艺。
-
-
规模与技术
-
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其中洁净厂房1.5万平方米,配备先进设备如沉浸式光刻机。
-
2015年升级为非易失性存储制造中心,成为全球首个使用该技术的晶圆制造中心。
-
二、近期发展
-
业务转移
-
2020年,英特尔与SK海力士达成协议,以90亿美元价格出售大连工厂、NAND闪存业务及晶圆业务。
-
2024年,SK海力士宣布完成全部交易,员工逐步转移,部分生产线仍在运营。
-
-
生产调整
-
转型后,大连工厂专注于非易失性存储产品制造,采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
2023年,随着SK海力士的全面接管,大连芯片厂正式关闭。
-
三、当前影响
-
经济贡献
-
投产初期为大连市GDP贡献显著,带动IT产业链发展,提供数百个高端就业岗位。
-
2020年前后,仍有1200-1500名员工在厂工作。
-
-
产业影响
-
带动了本地半导体人才培养,部分外籍专家岗位由本土员工接替。
-
促进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半导体产业链生态。
-
总结
英特尔大连芯片厂已完成其战略使命,通过技术转移和业务调整,其核心资产已并入SK海力士。未来,大连将继续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节点,但芯片制造功能已转移至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