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发展的四个阶段可分为以下两类,核心结论为:员工成长从高意愿低能力逐步过渡到高意愿高能力,领导方式需相应调整。
一、能力与意愿双维度划分(权威性最高)
-
第一阶段:高意愿,低能力
新员工入职初期,积极性高但技能不足,需通过培训快速掌握基础技能。领导者应采用“告知式”指导,明确职责与流程,强调单向沟通。
-
第二阶段:低意愿,低能力
随着适应期结束,员工可能因理想与现实差距产生挫败感,积极性下降。此时需通过认可和反馈重建信心,同时加强技能训练。
-
第三阶段:中意愿,中/高能力
员工逐渐适应工作,能力和意愿均有所提升,但可能缺乏自主决策信心。领导者应采用“参与式”管理,鼓励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提供必要支持。
-
第四阶段:高意愿,高能力
员工完全适应岗位,具备独立决策能力,可承担更多责任。领导者应转为“授权式”管理,减少干预,让员工自主发挥。
二、领导方式适配
-
告知式 (第一阶段):单向指令,明确任务要求
-
推销式 (第二阶段):结合指导与支持,认可优秀表现
-
参与式 (第三阶段):共同决策,激发自主性
-
授权式 (第四阶段):完全放权,培养领导力
三、注意事项
-
阶段划分存在交叉,需结合员工实际表现动态调整管理方式;
-
高意愿低能力阶段易出现“假积极”,需通过实际成果验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