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考科目涵盖公共课、专业课及选修课三大类,2025年最新考试计划显示,全国统考科目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基础会计学》等核心课程,市级统考则涉及《儿童文学名著导读》《幼儿园课程》等专业方向课。 考生需根据所选专业灵活搭配科目,部分课程可替代英语学分,最快1.5年可完成学业。
-
公共课为必考基础
所有专业均需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三门课程。理工科加考《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文科侧重《大学语文》。公共课成绩长期有效,但建议优先完成以规避政策调整风险。 -
专业课决定专业深度
不同专业课程差异显著:- 法学专业需掌握《民法》《刑法》《国际法》等法律体系核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侧重《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等技术类科目;
- 汉语言文学主攻《中国现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美学》等理论课程。
部分专业如学前教育仅需12门科目,而法学需完成18门,考生需结合职业规划选择。
-
选修课与替代机制
英语难度大的考生可用3-5门选修课替代《英语(二)》,例如《中国文化概论》《社会研究方法》。实践课如《计算机基础上机操作》《设计作品提交》需按主考院校要求完成。 -
考试安排与策略
每年4月、10月开考,每次最多报4门。建议优先攻克专业核心课,搭配公共课提升效率。新增科目如《西方经济学(中级)》需关注2025年启用新教材的标注。
提示:上海自考无年限限制,但专业可能停考,尽早规划是关键。考生可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最新教材目录,确保备考内容与大纲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