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社保清算、再就业
国有控股企业倒闭后,员工的权益保障需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处理。以下是具体应对措施:
一、经济补偿
-
计算标准
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
-
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六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
-
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若员工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补偿标准按3倍数额计算,但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
-
工资基数
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计算基数,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执行。
二、社保与清算程序
-
社保权益保障
企业需依法补缴欠缴的社保费用,并确保员工社保关系转移至新单位或终止后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
破产清算优先受偿
-
破产财产优先用于清偿工资、医疗、伤残补助等费用;
-
若企业存在拖欠,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
-
三、再就业安置
-
优先留用政策
优先保留长期合同员工、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及家庭有特殊人员(如需抚养老人、未成年子女者)。
-
内部安置措施
-
提供内部转岗、培训机会;
-
协助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保险金。
-
-
外部支持与补偿
-
部分员工可待岗期间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
-
企业可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如当地平均工资3倍)支持自谋职业。
-
四、法律**途径
-
协商无果时 :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企业履行补偿义务;
-
特殊群体保障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提前退休(如男性55岁、女性干部50岁等)。
总结
国有控股企业倒闭后,员工应关注经济补偿、社保清算及再就业安置。企业需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员工则可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特殊工种或家庭困难人员可优先获得安置支持。